潘公恺谈姚耕云和他的山水画 -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信息
分享到:

潘公恺谈姚耕云和他的山水画

2020年06月29日 14:58:06          出处:中国艺术市场网      点击率:2846


姚耕云(1931—1988),上海人。擅长中国画。1950年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5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195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归来》、《雁荡秋色》、《青城叠翠》等。


      姚耕云先生是浙江美术学院的时候非常熟悉的老师,他虽然去世较早,但给国画系的师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英年早逝让浙美所有师生震惊和惋惜。姚先生之所以能给大家留下如此难忘的印象,不仅在于他出众的国画造诣,更是由于他优良的人品。在任国画系副主任期间,他不仅工作非常负责、投入,而且思想正直、办事公道、待人谦和,他将自己所承担的国画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做得异常出色,倍受师生爱戴,是大家所公认的好教授、好画家、好领导。


       姚耕云先生的绘画风格从传承的角度来讲,自远理看出自于宋元以来山水画的优秀传统,从近理说主要是得益于陆俨少先生的教诲与熏陶。姚先生20世纪50年代 中期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学校为了培养他,将其送往上海画院进修,当时正好受到了陆俨少先生的亲身指点和重要影响,因而从这个角度说,他是陆俨少先生当之无愧的大弟子,"陆家画派"重要的传承人。


       姚先生属于强调写生和凭记忆创作二者并重的典型画家,在我看来,他的写生主要是体验生活,体验山水河川的大好气象,尤其是着眼于对山、水、树、石的画“理” 的观察和研究。因为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从宋代开始,尤其是从苏东坡的提倡开始,中国画特别注重和强调对“理”的观察与研究,这个“理”既是画“理”,也 是物“理”,是对象客观世界的内在结构之理。众所周知,客观事物的外形在一定的外光环境下会显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这正是西方画家们所重视的,但就中国画而 言,画家们认为外光和外形仅是表层的视觉印象,这种视觉印象会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都会直接影响到画家所表现客观对象的外观,因此中国画主张并特 别重视恒定的、长期保持不变的内在物“理”,例如,石头的组织结构既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也受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地理地质条件便形成了不同的山势组织结 构和走势龙脉,这种组织结构和走势龙脉便是山的“理”,这个“理”既是山的物“理”,也是画山时所需遵循的画“理”。


姚耕云   眠山江日(出版原作)   34×45cm



姚耕云  桐江夜月  40×61cm



姚耕云   黄山西海路(出版原作)  68×45.5cm

       我们通过姚先生的山水画作品不难发现,他笔下的名山大川与真实的、客观的对象不一定完全吻合,画得不一定非常“像”,但其中的“理”却是完全一致的。例如, 北方山石地质结构的“理”决定了北方石山的皴法;南方山川较平坦,土壤多,植被丰富,其皴法就和北方不一样。而这些区别在中国山水画的早期就已得到了画家 们的特别关注,便有了南北派不同的表现样式,有了诸如披麻皴、荷叶皴等方式多样的皴法。在山水画领域中,前人积累、总结、概括出了各种对于山势、岩石等客 观事物组织结构的程式化表现方法,也就是画“理”,这种重“理”的中国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姚耕耘先生这一代画家中,在姚先生那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姚先生的作品充分体现出他对山、川、树、石的结构、纹理、龙脉、走势等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和精妙的表达,但是,他的画既从写生中来,从写生中取材,却又不局 限于眼中真实客观的自然。他在作品对真实自然的表现中赋予并包容了自己在多次体验、观察山川过程中的内心所得,所以他笔下的山水,既非常符合物“理”和画 “理”,同时又非常能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是经过主观处理和很多的艺术加工的独特景观。可以说,姚先生是将写生取材与对画理笔墨的理解以及对客观造化的主 观体验融入到创作之中,由此,他在艺术形象的创造方面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和加工的余地。从这一方面看,姚先生又很好地发扬并丰富了中国画重“理”传统的内 涵。


      上述两点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宝贵的传统——既来自于生活,又跟生活不完全相同,是比生活更加理想化的一种境界,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姚先 生的作品在构图和章法结构的处理上,有宋人山水的雄浑气势,而在笔墨和程式化语言的应用上,又有元人的简约松灵,他把山、川、树、石这些客观对象的“理” 和中国画的“笔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只有重理、重结构,中国画的笔墨才能够体现出来,如果过多地重视于外光,中国画的笔墨就会受到局限。



姚耕云   富春江严子陵钓鱼   68×45cm



姚耕云   漓江烟雨   69×46cm



姚耕云 幽谷鸣泉(出版原作) 69×44cm

   在笔墨方面,姚先生既重视用线,又重视用点,以至是线、点、面都能很好地结合。他的用线有很多颤笔,很适合于山水创作,使作品中的岩石、树木苍老而富于变化。而颤笔和点是非常相近的——点的连续就成颤笔就成线,所以姚先生在笔墨上的点线运用有非常好的和谐性。


      姚先生得益于陆俨少先生的,一方面是笔墨,另一方面是章法。陆先生在章法处理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一种随机生发的创作方式。他只打腹稿,从一个角一个局部开始慢 慢生发开去,完成后全局却有非常好的气势和效果。这样的一种创作方式,我想恐怕很少有人能像陆俨少先生本人那样纯熟地运用,但姚先生却能将这种随机生发构 造能力,画面处理的灵活性,以及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学得非常到位;与此同时,他又有比较理性严谨的画面整体安排和结构考虑,仅此看来,实属不易。

      姚先生的作品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其中画面构图和山石、河川、云雾、树石的结构安排,龙脉起伏变化非常丰富,这种变化丰富的景致是真实的自然界中很难看到 的,是通过对画“理”和物“理”的解悟、加工、理想化的产物,是比客观现实更高、更典型、更集中的人间气象。这正是姚先生作品的艺术性质所在,如果仅仅是 模拟客观现实,那我们不能说他是一种非常高妙的艺术;如果完全是行不由径,凭自己的兴致随便涂抹,而没有对于物“理”和画“理”深刻的观察和研究,没有扎 实的基本功,这也就往往成为了我们所说的“涂鸦”,而非真正严肃的艺术创作。姚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的尺度和分寸把握得很好,并在教学中很好地贯彻和执行,作 为陆俨少先生的助手,他在山水画教学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很多出色的学生。

       总体来说,我认为姚耕云先生具备了相当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修养,他的才华在其有生之年并未充分显现和发挥出来,他本应有一个更加自由、更加充分发挥自己创造 力和显示自己艺术境界的黄金时期,然而,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他不仅是浙江画派和全国画坛的重大损失,更成为了我们心中永久的遗憾。

  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姚先生人如其名,虽然人生短暂,但正因他永不停歇地“耕耘”山水画艺术,才能取得如此令后人钦佩的“收获”。


                                                                                           潘公恺  2008年1月


名家专栏
最新作品

名 称:云山幽隐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云去空山青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烟含山作影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作品征集 | 交易声明 | 联系我们 | 访问量:55393881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2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中心706室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