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族艺术产业谨防灯下黑 -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财富基金
分享到:

发展民族艺术产业谨防灯下黑

2012年06月12日 17:13:30               点击率:1750

西沐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破除一些人的认知定势与观念,那就是认为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就是落后的、低级的。可能一些人不愿意承认,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认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资源在保护不利中的不断消亡、流失与粗暴开发就是明证。事实上,在全球化大潮和强势产业的快速发展的挤迫下,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现状令人担忧,许多传承千百年的精品工艺日渐式微,有的甚至是走向了湮没。同时,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诸多民俗及手工艺术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如何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形成源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并在传承发展中焕发生机,已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但我们讲,首先还是一个认识问题。

  我们不得不面对民族文化艺术生产的社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一趋势。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大众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民族文化艺术产业是一个新生的产业形态,如何实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与产业机制的合理对接,是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在其发育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地问题多且艰巨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除了要面对发育的环境、体制体系、产业运作、支撑体系等问题外,更要重视民族文化艺术产业资产自身的特性。从传统视角上看,建立在规模化生产上的产业理念,制约着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我们知道,目前,民族文化艺术产业资产的存在状态“散”、资产特性“轻”、发展规模“小”、配套支持“弱”、发展环境“脆”等客观因素,使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效果的发挥受到了制约。同时,这也导致民族文化艺术产业主体的发育还处于萌生阶段,力量单薄,抗风险能力差。问题的存在更应增强我们的急迫感,而不是绕道走的理由。

  民族文化艺术产业作为一个全新的业态形式,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与经营上以民族文化艺术为基本特征的市场主体、单位或机构及其活动与环境的集合。民族文化艺术产业既不是宏观概念,也不是微观概念,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它研究与揭示的是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趋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民族文化艺术产业来讲,由于民族文化艺术产业本身的特殊性,要注意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发展的内部要素与结构、产业的分布与布局及产业发展环境等多层面、多内容的问题,所以,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又是一个复合型产业。产业的理念较为重要的就是以产业的类型、结构、关联、组织、布局、政策等理论、方式方法来思考与推动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其主要的核心之一,就是关注艺术产业资源的配置及其相应态势的发展与变化。所以我们讲,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宏观上关注的是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本目的就是研究与探讨促进产业资源,在民族文化艺术产业转换及发展层面上的优化配置。所以,发展民族艺术产业是更好地利用与保护民族艺术资源的重要步骤,而不是相反。

  民族艺术产业的发展,据我们理解,可以说是有四大门类板块:一类中国书法,二是中国绘画,三是民间艺术,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可能并不缺少某一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度,更多的是打通各类艺术门类板块之间资源的界限,通过整合或进一步还原民族文化传统,创新与培育民族文化精神,这是当下我们需要做出的努力。

  我在不同场合不停地呼吁,当前,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能够落地的不外乎三大块:一块是内容产业,第二块是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创意,第三块就是民族文化艺术产业。但我们遗憾的是,不少地方在前两块领域的作为并不大,因环境与资源匹配很难达到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而面对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及其越来越成熟的国内外文化艺术消费环境,可以说是大有可为。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提文化产业,不是动漫,就是建立出版与传媒集团,不建广场博物馆就是办展会,甚至是劳命伤财又收效甚微的所谓大型活动。当然这些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必要的,甚或是说重要的,但贪大求深而又舍近求远地态势,的确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多地是关乎一方的执政能力问题。我们很难理解一些偏远的二三线城市忽视其丰富而又高端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与其资源状况不接气的所谓动漫产业等等,让人感觉实属是匪夷所思。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挖掘、发现与开发是核心,不同的产业形态在这里都可找到创意的源泉与丰富可用的资源。我们日常接触的,甚至是民间的、民俗的,并不是低级与低俗的代名词,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不断地去发现、挖掘与整理,让更多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有更多的途径、更便捷的过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产,只有从这个视角上去思考与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我们才能看到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复兴的结合点。因为我们不能面对巨大的五千年文明所积淀的文化艺术资源而熟视无睹。甚至我们可以断言,如果我们脱离民族文化资源而去大谈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中国一定会成为发达文化产业国家中文化艺术资源消费的一块“飞地”,变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血汗工厂”。这不是毫无根据的,更不是危言耸听。

  事实上,中国民族文化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重要一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高度,只是近几百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我们发现,不仅对民族文化艺术在新时期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并且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推广力度也非常不够。就以张仃与毕加索交往为例,来展开说明一下这个问题。1956年中国美术代表团巴黎之行,张仃曾预感到这次行程有可能会见到毕加索,为此,他准备了自认是最好的一份礼物——一对珍藏多年的民间门神年画。当代表团来到毕加索的居住地后,张仃为毕加索准备好的礼物,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送出,他只好将另一份事先准备好的礼物——一套水印的《齐白石画集》送给了毕加索。这份礼物使毕加索很受震撼,以至于张大千去拜访毕加索时,毕加索脱口而出:“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随后展示了他临摹齐白石的水墨习作。人们在想,如果当时送出的是一对门神,历史又将会怎样?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民间艺术在世界顶尖艺术家眼里的地位,以及世界艺术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目前来看,关键是需要有新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要进行有效地跨界整合资源。但我们应当看到的是,要完成这种跨界整合资源的使命,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项目,更多的是一种机制与力量,这种力量是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靠垄断,更应该靠有效的市场机制,靠资本的力量,靠蕴藏在社会大众中的消费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按照文化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审美的视角、文化的情怀、产业的理念、资本的动力、市场的机制,不断跨界与整合“非遗”资源,并用一种机制与模式的方法与路径,保护、普及与推广传统文化艺术,让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为进一步培育与构建国民价值观念与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我们需要利用市场机制来推动民族文化艺术及其精神走向千家万户,走向大众的有效途径,是社会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即使当下还有一些不足与缺陷,但大的取向与态势应给予积极的推动与支持。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开始,需要的更多的是探索,还有更多、更长的路要走。

  所以我们认为,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需要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发展。而这种创新发展需要的是体制,机制与路径,需要的是脚踏实地,鼓实劲,干实事。更重要的是,不要贪大求洋,端的金碗要饭吃,忽视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巨大潜力,走入灯下黑的误区。

 

 

 

来源:雅昌艺术网

名家专栏
最新作品

名 称:云山幽隐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云去空山青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烟含山作影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作品征集 | 交易声明 | 联系我们 | 访问量:55414125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2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中心706室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