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辨伪的禁忌与误区 -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信息
分享到:

中国书画辨伪的禁忌与误区

2012年06月12日 17:12:37               点击率:2612
    在中国书画辨伪的实践活动中要注意五点禁忌和五个误区。五点禁忌指没有兴趣、不懂装懂、浅尝辄止、一错再错、自以为是。五个误区即先入为主、以偏概全、轻信著录、误听故事、迷信他人。
    当代书画家作品最需要解决的是尽快建立作品档案和数据库的问题。书画收藏与投资,最讲究“鉴赏”二字。真迹并不等于精品,伪品也并非都是糟粕
    为保证客观公正,在中国书画辨伪的实践活动中要注意五点禁忌和五个误区。五点禁忌指没有兴趣、不懂装懂、浅尝辄止、一错再错、自以为是。五个误区即先入为主、以偏概全、轻信著录、误听故事、迷信他人。
 
    牢记五点禁忌
    禁忌一:没有兴趣
    中国书画鉴定辨伪是一项事业,也是一份苦差。真品和伪品“标准器”与“参照系”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而且是动态的、变化的、不断修正更新的,需要学习不止、考据不止。所以生活中的单调、枯燥、辛劳在所难免。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和顽强的毅力是很难坚持到底的。搞书画收藏和书画鉴定的人半途而废并不少见。对艺术的喜欢、对书画的酷爱是从事书画鉴定的前提条件。历史上许多最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往往都是那些把书画艺术视为生命、毕生痴迷于中国书画收藏鉴赏的大收藏家,就是这个道理。
 
    禁忌二:不懂装懂
    传统中国书画辨伪是一项专门学问,各学科知识交叉,既广又专,比起其他古董的鉴定更加繁杂,除了要“断代”,还要“断人”。因此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演练必不可少,丰富的经验更是尤为重要。很多没有经过专门学习和长期实践的人,都在社会上随意进行书画鉴定。此外还有些所谓的书画家,不知为什么自然而然成为了鉴定家,只要是书画,不论古今中外,都敢做真伪判断,出现许多笑话。须知,书画鉴定与写字画画并不是一回事。一个好的书家、画家并不一定是个好鉴定家,一个好鉴定家也不一定是好书画家。当然,二者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必须熟悉笔墨特性。书画重在笔墨运用,鉴定重在笔墨判别。书画家对自己作品熟悉不等于对从古至今其他人的作品也熟悉。就像一个美食家并不一定是一位好厨师、一个文学评论家并不一定是诗人、小说家一样。书画家要搞鉴定,除了自己的笔墨功夫外,还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实践。
 
    禁忌三:浅尝辄止
    书画鉴定学习实践的路很长,毕其一生而不能穷尽。所以要想找到规律、做出成就,就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些人刚进入行内,或连行还未入,只看了几本书、参加过几个培训班,就自以为如何了得,其实远远不够。鉴定的学问很深,历史遗留的难题比比皆是,当代新问题层出不穷。笔者和许多老专家接触,都有一种共同感觉,那就是从事鉴定辨伪的时间越长、积累的经验越多,就感到问题越严重,需要学习研究的东西越多,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浅尝辄止则无法进步。
 
    禁忌四:一错再错
    中国书画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涵盖古代、近现代、当代;门类包括书法、绘画、信札手稿等等。具体到每一件书画作品上更是千变万化,所以鉴定中碰到各种问题是难免的。笔者进行书画收藏鉴赏实践已经30多年了,但直到今日仍会不断遇到问题,有时也会犯错误。这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孔子曰:“不二过”,可怕的是不总结经验教训,重复犯同一种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书画鉴定家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
 
    禁忌五:自以为是
    当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中国书画辨伪的方法手段,并能够对许多书画赝品做出判断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自我满足、自以为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伪方法不断出新,现在又引入了大量现代科技手段,稍不留神就会上当。昨天的专家并不等于今天的专家,今天的专家也不等于明天还是专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就会停滞不前,被历史和社会所淘汰。
 
    警惕五个误区
    误区一:先入为主
    先入为主是说书画辨伪者在没有严格按规则、程序对需鉴定作品进行客观检验之前,因各种原因对作品真伪产生先行印象。这种印象会使主观意识发生误导,甚至会产生致命错误。笔者曾有教训,山东某地一离休老干部告诉我,政府组织一些当代名家搞笔会,作品要转让。我们亲赴其地,由于既相信老干部又相信政府,再加上按照他的安排紧锣密鼓忙于应酬,根本无暇细查作品,待成交返回后才一件一件审视,已然上当。
 
    误区二: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说的是只看部分,不计其余,局部判断代替全面审查,殊不知作品中发现十分之一疑点,都可能通过细审,最终得出赝品结论。因此每次每件书画鉴定辨伪,都要坚持全面、客观的检验,综合分析判断后再下结论。
 
    误区三:轻信著录
    著录在过去往往是传承有序的根据之一,但也不能绝对化。如市场中受到热烈追捧的《石渠宝笈》著录作品也并不都是真迹。而当下的许多新出版物却恰恰是赝品汇集之所,最近曾见多种正版或盗版出版物,或真假相杂,或通篇皆假。有些名家“专集”中的伪劣作品简直令人惨不忍睹。
 
    误区四:误听故事
    “讲故事”在文物艺术品收藏、交易过程中已是司空见惯,但仍有许多朋友误听其中。笔者多次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鉴定会,明明是低劣的当代赝品,求鉴者却信誓旦旦说是祖传;其他如书画家本人相赠、某某鉴定名家确认过等等,故事可谓五花八门。
 
    误区五:迷信他人
    迷信他人包括朋友、中介、书画家、鉴定家等。尤其是对鉴定家,可以相信但不可迷信。要知道专家只是某一个领域里的相对权威者而已。中国历代书画艺术家数不胜数,每位艺术家作品又有早、中、晚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所以从理论上讲,一位书画鉴定家,无论在业内多么权威、学识多么渊博、经验多么丰富,都不可能对所有书画家的作品了如指掌,而只能对他研究最深、最熟悉的那一部分书画家作品作出精准判断。至于有些“专家”无所不能,任何门类都敢招呼,则更要打问号。同时由于利益驱动,也有极少所谓鉴定家说瞎话,“给钱则真”、“不给钱则伪”,受到社会的非议。
    总之,书画辨伪的原则是比对,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能分真伪。主要根据是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看画风、看内容、看材质、看装裱,从不同方面、不同部分来观察,分析同一个整体事物。它们是互为认证、相辅相成的,需要我们统筹考虑、综合运用。哲学中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书画辨伪实践中应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而书画鉴定辨伪实践活动中的禁忌、误区的避免,是为了净化主观意识,以保证鉴定行为的客观、公正。传统中国书画鉴定者知识越渊博,艺术修养越高,专业越深刻,经验越丰富,其鉴定结果越正确。
 
    鉴定中传统经验与科技手段的结合是大势所趋
    对当代书画家作品的鉴定主要是靠个人风格,即其笔墨特征来进行判断,因为没有断代问题,一般情况下,材质、装裱等物质因素几乎可以忽略。由于书画家大多在世,所以行内不成文的规则是请书画家自己进行认定。一般情况,绝大部分书画家都能比较客观,对于自己早、中期还不太成熟的、没有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作品,或者是过去无偿赠人而今出现在市场上标价较低的作品,能以一种平常心给予认定。但也确有少数书画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也包括对个人名誉不准确的理解,对自己过去质量低或其他原因生产的作品不承认、不接受。这种严重的“道德风险”,给收藏者和艺术品市场带来不少损失和困惑。当代书画家作品最需要解决的是尽快建立作品档案和数据库的问题。
    近年除广泛应用的传统经验鉴定法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对中国书画进行真伪鉴定已经提上日程。各种科技鉴定手段诸如元素测定、纳米技术、光谱分析等在书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已列入国家项目,虽然目前尚处在实验探索阶段,但其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值得关注。文化部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画艺术鉴定研究中心承接的国家研究课题——用现代科技手段鉴定中国书画,正在抓紧进行。笔者曾多次参加有关活动,受益匪浅。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首届艺术品科学鉴定研讨会”上,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传统经验鉴定和科技手段鉴定的交流。科学家运用显微、红外、拉曼光谱等多种手段,对中国书画的用纸、用墨、印泥等做了大量的检测,正在建立数据库。传统经验只能通过人的感官了解书画作品的外在图形和表面现象,由于鉴定者学识经验的差异,对同一件书画作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科技鉴定可以深入到事物内部,观察成份、结构,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用谱线和数据说话,从定性和定量上做出准确分析。借助科技,可以起到放大视觉、延伸视觉、扩展视觉、量化视觉的效果。在纸张、墨色、印泥等物质方面的分析和应用,科技方法胜过传统经验鉴定。就像过去医生看病多是“望、闻、问、切”,而今医生看病还要凭借CT、B超、理化检验等现代检测数据做出判断,无疑会更科学、更准确。当然,对书画艺术品的鉴定,包含两个层面,“四看”中的“看材质”、“看装裱”、“看内容”中的一部分都属物质层面,所以在物质层面的判断上,科学技术检测比起人的直观感觉会科学准确的多。而对于书画家个人风格、笔墨特性的判断则属精神层面,是一种高度概括、提炼升华,是一种既抽象又形象、既固定又鲜活的图像模式。科技检测在这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所以书画鉴定中,传统经验与科技手段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有着广阔的前途和光明的前景,需要我们密切跟踪,积极探索。
 
    真迹并不等于精品
    书画收藏与投资,最讲究“鉴赏”二字。鉴是辨真伪,赏是评高下。二者虽是不同概念,但却密不可分,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本文所论,是仅就“鉴”而言,应该说很不全面。从欣赏的角度、从品评高下的角度讲,真迹并不等于精品,伪品也并非都是糟粕。著名乾隆“三希堂”中的“三希”,只有王
名家专栏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作品征集 | 交易声明 | 联系我们 | 访问量:56025382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2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中心706室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