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2
中国诗歌界绕不开的名字
“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洛夫首次还乡为《衡阳日报》的题词,后来成为他的招牌诗句和招牌书法作品。
享誉世界华文诗坛的洛夫,本名莫运端,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东乡相公堡燕子山(今衡南县相市乡艳山村),12岁随父母莫逢春、罗贤春迁居衡阳市。他写诗、译诗、教诗、编诗一生,迄今出版了37部诗集、7部散文集、5部评论集、8部译著。他的诗充满了诡谲绮丽之美,充满了魔幻与动感,极具震撼力,被诗坛称为“诗魔”“诗人中的动力学家”,研究他的专著也有20多本。
1949年7月,洛夫离乡去台,行囊中除了一条军毯,还带着艾青、冯至的诗集以及自己的作品剪贴本。1954年,他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历任总编辑数十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荷兰、瑞典等国文字,收入各类诗选,名列中国当代十大诗人之首。2001年,他出版了3000行长诗《漂木》,漂木的意象与华人在外的漂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紧密相连,引起诗坛关注与读者共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正如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谢冕所说,洛夫是中国诗歌界绕不开的一个名字,中国诗歌界因为有了洛夫而光彩夺目。
洛夫对诗如痴如醉,但诗无法替代他的乡愁。海峡两岸数十年的隔绝,乡愁已在他的血肉中旋成年轮。无论身处何时,身在何地,他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游子情怀,向往回归家园的游子心态。这一点,仅从诗名就能看出些许端倪,无论是《湖南大雪》,还是《边界望乡》,再或者是《寄鞋》,都是如此。无论从湖南到台湾,还是从台湾到温哥华,乡愁,总是这位诗人内心最难以消解的情结。
今年10月29日,洛夫先生将为配合拍摄一部关于他生活的纪录片,再次返回故乡——湖南衡阳,自两地坚冰打破之后,从1988年开始,洛夫先后回大陆20多次,回乡5次,省亲、会友、讲学、出席诗会、交流诗艺、举办个人书法展。在魂牵梦萦的桑梓之地、父母之邦,他用他的诗歌、书法和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个又一个故乡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故乡情。
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1988年8月16日,洛夫偕妻子陈琼芳第一次返乡探亲。他们来时乘的是夜车,出站时已是黎明,在鲜亮的晨阳中蓦然回首,看到40年前在此仓皇一别、而今外形苍老但风采依旧的江东岸火车站,洛夫激动地掉下了热泪。
洛夫当年离乡时,六弟、幺妹尚在稚龄,如今都已步入中年,大哥莫祥林则两鬓染霜,垂垂老矣,兄弟姊妹乍一相见,真有恍若隔世之感。洛夫长久为乡愁所苦,近几年来更难以打发,经常在梦中回家,醒来后却又不知身在何处,只见枕上一片泪渍。现在见到了亲人,梦中的家却未出现,满腹的思念也不知从何说起。嗫嚅之际,五弟莫运征问他最想吃的家乡味道是什么时,他毫不迟疑地说:“炸元宵和油菜炒腊肉。”
洛夫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尤其表现在对母亲的眷恋。早在1980年,他辗转获得家乡亲人的消息,始知76岁高龄的老母尚健在人间。洛夫离家后,母亲因想念他把眼泪都哭干了,这是徘徊在洛夫心头永远无法抹去的痛。一年后,老母病逝,他挥泪写下悼念亡母的长诗《血的再版》。那种痛失母亲的锥心刺骨的疼痛,加上无以回报的负疚感,使“我个人的悲剧实际上已成为一种象征”。
洛夫母亲罗贤春葬在乡下娘家的山头,老父莫逢春的坟墓则无处可寻。8月22日,洛夫前往罗家湾为母亲上坟扫墓。在凉风习习、香烟缭绕中,他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老母,但那只是山坡上的一抔黄土、满茔荒草。当兄弟们围着坟墓跪倒祭拜之时,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伏地恸哭起来。
次日,他写了一首题为《河畔墓园——为亡母上坟小记》的诗:“膝盖有些些/不像痛的/痛/在黄土上跪下时/我试着伸腕/握你蓟草般的手/刚下过一场小雨/我为你/运来一整条河的水/流自/我积雪初融的眼睛/我跪着。偷觑/一株狗尾草绕过坟地/跑了一大圈/又回到我搁置额头的土堆/我一把连根拔起/须须上还留有/你微温的鼻息。”
他不仅是诗人,也是书法家
2004年10月15日,洛夫又回到衡阳。满头银发的他,精神矍铄,和善的面庞上总是浮现着浅浅的微笑。他对敬酒者几乎是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喝得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说着一口标准的国语,但仔细聆听,声音里还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乡音,以至于诗人吕宗林形容他“咳嗽也带着一点衡阳腔”。
洛夫此次回乡,主要是为雁城第一长联揭幕,开个人书画展,访岳云母校,往南岳衡山、常宁、耒阳、衡阳县、衡南等地参观访古,回相市燕子山扫墓。因难却家乡人们的盛情,他还应邀前往衡阳师范学院讲课,参加为他举办的“因为风的缘故”诗歌音乐会。
翌日,洛夫在雁城第一长联揭幕式上称赞道,这副长联是大手笔,用典贴切,气势磅礴,意象鲜活灵动。每边长达85字,字字珠玑,气象万千,把衡阳的古迹地理全都包揽进去,将衡阳的历史与文化编织成一幅既美丽又含意深刻的图画。洛夫以行草手书的这副诗联,有着很深的传统功底,以诗的韵致和乡土情怀入书,清刚峻健,充满诗情画意。这联,这书,也算是诗人对生养自己的这片热土的一番报答之情吧。
与此同时,衡阳书画院正举办洛夫书法艺术展。以前,一般人只知道他是一个诗人,不知他还是一个书法家。50多年来,他沉潜于书法探索,在临摹诸家名帖中,博采众长,最后定下以颜体为根基,加上自己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的书体风格。他认为书法虽不是绘画,但有水墨的性质,所以特别重视“留白”,在没有笔画的地方呈现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美。而且他常在微醺中挥毫,觉得比清醒时还要酣畅淋漓,所谓“醉里得真如”。
他多次应邀在台北、台中、北京、西安、济南、南宁、深圳、杭州、石家庄、太原以及加拿大温哥华、美国纽约等地展出书法作品,并日渐被藏家看好。他曾为南岳衡山牌坊书写楹联:“七二峰雾失云迷,好留佳客寻衡岳;九千丈风回雪舞,喜看飞花落洞庭。”
诗人和诗歌回到了故乡
2009年10月23日,洛夫偕夫人、儿女第5次回到故乡,参加在衡南县城云集镇举办的洛夫国际诗歌节。
洛夫每次回乡,都会惊喜于衡阳的变化。这次回乡依然是文学之旅、寻梦之旅。鉴于洛夫卓越的诗歌成就和其在国际文坛的巨大影响,湖南省文联、衡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洛夫国际诗歌节。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盛会,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前往云集表示祝贺,海内外50多名诗人以及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文学专家,兴致勃勃地出席了这一文化活动,对洛夫诗歌艺术进行交流与研讨。秋日的云集,因为汇聚了一大批海内外名流雅士,随手抓一把风,都能闻到一股诗意的清香。
洛夫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他内心里可能波澜翻滚,但表面上依然沉静如水。他一再表示愧不敢当,一再表示诚挚的谢忱,这绝非故做姿态,而是他的性格使然,也是他的真情流露。在开幕式上,他动情地说:“衡南是我的出生地,我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白马般的少年,对一个游子来说,衡南是我永远的梦土,是联系着我和故乡的一根脐带,也是一块永远不能磨灭的胎记。”
一直以来,洛夫都有将自己的全部诗稿捐赠给家乡的愿望,他要让自己的诗歌落叶归根,让自己的心灵和精神产品找到最好的安置之处。有感于他的赤子情怀,衡南县特地在云集湘江大桥边建立洛夫文化广场,同时在云集新城设立洛夫文学馆,了却他的夙愿并承接诗歌瑰宝,进一步提升衡南这个文化大县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号召力。
另一件让洛夫高兴的事是他在相市的老宅已被当地政府修整并保护起来,谢冕题写的“洛夫旧居”4个字刊刻于正门之上。洛夫父母的墓地也由他和兄弟重新修葺过了。
洛夫名作《烟之外》开头两句流传甚广:“在涛声中呼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经过多年的漂泊之后,诗人和诗歌终于回到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