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上直销 | 艺术资讯 | 展览空间 | 美术馆在线 | 艺术批评 | 艺术家在线 | 艺术财富基金 | 名作欣赏 | 精彩视频 | 关于我们

金心明个人专题

相关新闻

与诗人泉子的对话

2013-04-02

金心明:图式化是一件好事情

 

泉  子:能谈谈午社吗?是一种审美与认识上的接近,进而相互吸引而促成了这个团体的生成,还是仅仅作为一种地域与友谊的见证?在浙江,类似的美术团体还有多少?

 

金心明:人慢慢长大起来,经历的事也慢慢地多起来,思考的事也慢慢地清晰起来了。这是成长的结果。在我周边游离的朋友的思想也便慢慢地统一起来了。当然,也有许多人慢慢地分离出去了。离离合合,人与人也便如此,不知道为什么离,也不知道为什么合,一种常态吧。午社便是在这样的一种常态下聚集在一起的。我们八个人,有各种各样的职业:做编辑的,做教书的,做文化工作的都有。但一个共同的地方——都喜欢画点画,写点字,看点书,做点收藏,写写文章什么的。在工作、生活上互不干涉,但在画画、写字上会经常聚在一起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互取所长,互戒其短,大家也没把画画这档子事看得太重,社友之间相互也都挺欣赏的。

在现今这样一种纷繁的社会环境里,我都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了,改变得太快,使我没有

从容的心思对待一个简单的问题。但“从容”是我对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这种矛盾折磨着我从十几岁懂事起走到了现如今这个年龄,我们的成长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型,计划经济时代多好啊,不需要思考太多的问题,不需要有太多的想法,静静地努力,默默地进取,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没有太高的追求,没有太大的理想,这种感觉一直就是现在我们的理想状态——一种民国文人的生活情趣。有官当么当当官,有事做么做做事,不想做事不想当官就写写字,画画画,卖两个钱,过过小日子,做点学问,做点考据,就这样。一种很适合人的情趣的生活方式。午社结社或许也就这么点理想。

 

泉  子:午社聚集有一群传统艺术或者说古典艺术的坚守者。与以怀疑为特征的现代艺术相对应,古典艺术指向的是一种信的认知体系。那么,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这种 “不合时宜”,这种“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怀旧,还是在揭示一种新的可能性?

 

金心明:午社的这种聚集方式,说不上是坚守还是突破,是本性使然罢。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也不仅仅是画画的人)都在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怎样娱人娱己。当然,可能首先是娱己。要说信仰,或许这就是信仰,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怎么样存在才能体现最大的价值(当然是自以为是的那种)

你把传统与现代简单地以“坚守”和“怀疑”来区分,看上去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其实

并没有这么简单。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当下”代不代表“现代”?“怀疑”的过去

式也是传统。人一直都在探寻自己,也就是说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我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怀疑”会越来越少,相信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

 

泉子:我很赞同你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怎样娱人娱己。”但快乐有很多种,或者说有着不同层次的快乐。有转瞬即逝的快乐,也有更为持久的快乐。有口腹、肉欲得到满足的快乐,也有悟道的快乐。而无论是艺术、科学还是宗教,在其深处都深居着我们探索更持久的快乐的这样的秘密使命与原动力。我想,不论是画家,还是诗人、科学家、僧人都在试图通往至乐的途中,色彩、文字、数字甚至是冥思都不过是我们试图抵达那共同之处的不同的法门吧。小悟能带给我们小的快乐,大悟能带给我们大的快乐,而至乐只能从彻悟中求得。

用“信”与“怀疑”来对传统与现代加以区分是一种“说”的需要,以呈现出两个时代的总体的面貌。“当下”并非“现代”的同义词,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着足够的丰富性。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是平面的。而我以为,你感受到的“人到了一定阶段,怀疑会越来越少,相信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也是我们共同置身的这个时代蓄积新的“信”的力量的一部分。

还是回到绘画。你如何看待当下艺术潮流中的一种图式化倾向?或者说,你如何看待张晓刚们在商业上的成功?当我们身体深处的激情为某一种形式所役,这是否违背了艺术的初衷?

 

金心明:刚才说了,要使自己静下心来,其实就是“相信”的过程。只有相信了,才能做到

修身养性的境界。图式化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它代表了一种“相信”和“认同”。佛家所说

的“入定”,可能也就是指这个意思,重复做一件事情。但是,绘画也好,工作也好,看似

重复做的一件事情,其实它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旁观者不会明白,只有自己知道。辟如和尚

打坐,天天如此,为的是什么?解释不了,我们芸芸众生,在画画这个小圈子里打转,这样

那样的思潮啊,主义啊,流派啊,纷纷杂杂,看上去很热闹,也很可笑。我们身体的深处有

无限的激情吗?是用来做什么的?连我们自己也一概无知。生命在流逝,用对待终极生命的

态度来对待绘画,“安详”是图示化的最大特征。你所说的“艺术的初衷”是不是在说艺术

就是“创造”的意思?我们的每个生命的个体存在都是全新的,那么,我们的艺术也就是全

新的。一个活着的人不可能做到已故的人所做的事情。从事画画也好,读书也好,写字也好,

生活也好,就象人的吃喝拉撒一样,简单而又实在。

 

泉子:你对“图式化”的理解很有意思,也引我深思。但图式化可能并不必然代表一种“相信”和“认同”,甚至在更多的情况下是相反的。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不再“相信”与“认同”了,但我们依然在坚持,这才是我以为的,张晓刚们的可怕之处。对真理的探索,对至乐之境的向往才是艺术、科学与宗教那共同的初衷。

激情作为我们在尘世存在的凭证,也是在尘世中的我们的局限性的见证。或许,正是我们对身体深处的激情的短暂与有限的认知,激发了我们对无限的激情的渴望。这大约也是一个画家之所以成为画家,一个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的秘密之一吧。

 

金心明:其实,我讲“图式”与“激情”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地从字面的意思上去理解它。我们随着生活的不断进行,会对很多事情形成莫明其妙的“概念依赖”。好象这就是如此的,不会再进行深层次地思考或反驳。这或许也是由“从众心理”带来的结果。改革开放,社会欣欣向荣,经济高速发展,这就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景象。生于斯,长于斯。追逐着人人都在追逐的东西,五彩缤纷的世界就象画家笔下的水墨一样,象万花筒,可以折射出很多很多让人惊喜的虚幻的存在。追求成功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所以,你说“坚守”是一种对待传统的态度,我想是的。内心的火热情怀不是表现在“突破”上,而是表现在了“内敛”上。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的所有努力和进取,说到底是为了化解自己的恐惧,内心的恐惧浸噬着我们的肉体和意志,使我们都成了没有自我的奴隶,是“生”的奴隶。世俗的价值观异口同声地认为这是正确的,不过这还是源于恐惧的内心,害怕孤独,希望大家都一样,一样了以后,就有很多可能了:权势、金钱、分配等等。古人说,无欲则刚。就是劝你离开这个纷杂的名利场,不被左右。

 

泉子:在绘画创作之余,收藏,特别是对古代水墨画的收藏是你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与古代同道的交流中,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否又隐秘地潜入了你今天的生活?另外,你是否有一种相似的体验,相对于你同时代的人群,你与古代的同道者的交流要更顺畅一些?而这与一个具体的时代无关,因为即使你回到那个时代,这样的感慨却是一样的。

 

金心明:说不清楚,感觉人与人的交流很困难,一边是叙诉,一边是倾听,可在这快节奏的环境里,叙诉的人看上去是多么地傻,倾听的又有谁呢?我们的绘画,同样也面临着这个问题,非哗众取宠不能引起路人的眼球。于是,选择沉默,说得少了,表露得少了,交流得少了,沉默也罢,相信在笔墨的游戏中能得到些许的安祥,使自己的心有个归宿。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三达文化投资策划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 西湖国贸中心440室(310006)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